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

從凱莉的信看台灣

/郭立昌
台灣今天有哪些問題呢?除了外交與國防之外,條列內政諸如:「從經濟景氣低迷、失業問題,到年金、健保、居住、核能、疫情(流感、禽流感、登革熱等)、環境污染、氣候變遷、土石流、土壤液化等,還有中央舉債與地方舉債的財政問題,以及人口的少子化與高齡化兩極發展,更有國會亂象加上失靈的產業政策和國際接軌的問題等等----」真是「磬竹難書」加「貼黃難盡」!
2006年初,在行政院中部辦公室(中辦)舉行《為下一代開出路》新書發表會時,來賓問:「電商產業、RFID你們都做好了,那今天國家還花錢研究什麼?」十年過去,今天再看「五大創新研發計畫」,不禁想起十年前中辦來賓的問題。
1972520日起,每幾年總會在這個日子提出建言,在威權時代,很驚訝地看見國家政策與建言不謀而合,行政首長親自踏進你興建中的廠房,台灣的社會欣欣向榮,創業者居然能白手起家。而有志之士在事業有成時,心中的使命感越來越強,總是認為台灣不應受「海島」的轄制,而應善用「海洋」的優勢,經過十幾年努力,「電子商務」如願地成為1998APEC的結論,台灣成為領航員。詎料,自2000520日之後,局勢直轉直下,龐大的資源付諸逝波,居然到今天2016年還要研發那已經普遍商用之物?令人費解!
凱莉是美國印第安那州的一位婦人,她的信開宗明義提到「沮喪的2009年」,剛上任幾週的總統歐巴馬(Barack Obama)到了愛爾卡(Elkhart),她寫了一封信與總統分享「沮喪」,提及美個人都拼命在餵養家人、付帳單,及保有遮頭的屋頂(keep a roof over their head),她與眾多的美國人一樣,每天面對這種個人的事,就是辛苦工作以照顧六個小孩。凱莉和她的先生在2002年得到家族的幫助,建造了他們自己的房子;但在2009年的景氣蕭條衝擊下,他們深怕失去房子而奮戰以支付銀行貸款。幾個月內,歐巴馬總統落實了「the Home Affordable Mortgage Program」(能支付房貸計畫),幫助了像凱莉這樣的美國人保有房子。今天是2016年,凱莉很高興地說:「我們還活著保有房子!」他們的財務狀況獲得改善,面對應許的未來;並表示,倘若沒有總統的幫助,他們不能活到今天。即使因為危機造成信用瑕疵,他們社區裡的鄰居也都從經濟危機中奮戰而翻轉。末了,凱莉相信這個充滿勤奮工作的人民,有時也需要政府扶一把,這是她很感佩歐巴馬總統能幫助身處風暴的美國人的原因;為總統的幫助,而保有一個家,謹致感謝之意。
美國在歐巴馬任內增加GDP4兆美元,人民從空前的金融海嘯翻轉上來,美國人面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,從凱莉的信可以看出是從一個微觀的「能支付房貸計畫」起步。反觀台灣,明明擁有比他國更好的機會,卻在劣質意識的洪流之下,貪腐當道,不僅製造「債網」纏繞無辜百姓,更設計殘酷的陷阱誘殺致力推動「富裕台灣計畫」者。當貪腐得逞時,台灣的先機盡失,又故意錯失時機,延宕時日至今,在民主選舉制度的失敗者當然不會放過得勝者,惡性循環無休無止。最可憐的是,今天不僅沒有蔣經國、李登輝的人才,台灣的國際處境比起1972年更為險峻;換句話說,就像17世紀的台灣有鄭成功和鄭經父子,南明才得以存活,如今卻像是鄭克塽的期間,豈不令識者憂心忡忡?
(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APEC領袖會議代表)